《再走羅九》--作者:樊江華
雨過天晴,在晨曦的籠罩下,終于踏上蘭州最經典的徒步公路——羅九公路,算是圓了從正月就許下徒步羅九的愿望。
早上七點出門,輾轉五十分鐘到達羅九公路車站見到相約的小伙伴,開始了一場說是簡單卻是久違的徒步羅九公路之旅。從車站拾階而上,三五分鐘就來到羅九公路路口。不愧是最美的徒步路線,沿途或老者或兒童、或中年或青年,三三兩兩、說笑著結伴而行。時隔五、六年,當我和嫂子再次走在重新修建后羅九公路上,迎著太陽順著公路旁新鋪的塑膠步道并肩前行,不知不覺回望身后,蜿蜒的柏油馬路已經在道路兩旁的綠樹叢中延展而去……
大雨過后的清晨,空氣顯得格外濕潤,不斷修建的馬路兩旁間或有工人在綠化帶邊修剪著枝葉。紅的花綠的葉,談笑間來到了第一個觀景點——牡丹亭,在以種植牡丹為主的中心廣場處一朵鮮艷欲滴的以“花開富貴”主題的雕塑與文化長廊,突現了牡丹園的文化內涵。以廣場為中心延伸出去的三條木棧道,讓前行的我們左右搖擺不定,無法定奪的時候那就居中而行,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牡丹亭北側護坡處,展示牡丹主題文化的那面“仙子送!备〉。
一步一景,時而繞道公路間時而穿行棧道旁,拜過了孔夫子來到了以紅色為主色調的仿古廊架下,這是供人們休息、補給的好地方,坐在廊亭邊曬著太陽看花聽曲,好不愜意。一陣歡快的樂聲響起,扭頭望去只見一窈窕淑女正在動力平衡車上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盡情地舒展著雙臂陶醉其中。我看得入迷,竟然舍不得離去。
站在觀景臺向下俯看,原木色的棧道蜿蜒盤旋在山谷間,一會兒下行,一會兒上行。棧道兩邊競相開放著粉色、白色和紫色的花兒,石階聽濤、清泉石流等景觀前聚集著戲水的人們,清澈的水流與山體相映成趣,別有一番滋味,不由走進畫面融入其中,池塘邊自由自在游動的小蝌蚪,讓我想起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兒時的我們同樣是提著玻璃瓶子在池塘邊抓蝌蚪的那個小娃娃。
順公路繼續下行,便看到了常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百家姓”文化墻,鑲嵌在山體中的“百家姓”除了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更給人一種強烈的“尋根問祖”之感。面對440個單姓和60個復姓的“百家姓”文化墻我瞪大了眼睛尋找著自己的姓氏,不錯,位置靠前,我們也算是一大姓!
如今的羅九公路環境幽靜,道路兩旁山巒綿延,徒步其中,舉目遠眺,高樓林立、九曲黃河,一切美景盡收眼底。舒適美觀的景觀氛圍和綠色生態的出行空間,已經成為蘭州市民一個集觀光、教育、休閑、鍛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景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