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張家川訊 在張家川,回族有一種風俗叫吃“筵席”、也叫“坐席”。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歷史悠久,作為秦人故里,秦文化的發祥地,這里有著多彩的民族風土人情,深厚的文化沉淀。
在張家川,回族群眾有著婚喪嫁娶辦宴席的傳統,到時候會請親朋好友前來坐客,張家川人稱之為吃“筵席”。所做的宴席,人們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一般分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十三花”,另一種是“碗菜”。
辦宴席非常簡單,幾口熱氣騰騰的大鍋,請一個大廚外加幾個幫廚,再加上親朋好友的幫忙捧場,那個熱鬧勁兒,想必你也深有體會。請的廚子一般都是當地有名的大師傅,廚子只負責配料、配菜和煮肉之類的事,但是有的還需要主家請親戚朋友來幫忙。
張家川“十三花”以其品種多樣,精美可口,制作精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油而不膩,老少皆宜,干凈衛生,頗具回族特色而著稱,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是回族群眾迎賓待客的美味佳肴。在吃“筵席”之前,先上果碟,果碟則是由七種、九種或十三種之多不同的堅果、水果和食品拼合而成的果盤,供客人享用。然后,在上“十三花”,“十三花”由不同的十三種肉類、蔬菜和豆制品等組合而成,分別是小妙、內丸子、羊羔肉、牛肉片、粉條燉肉、加薩、豆腐燉牛蹄筋、涼拌菜、清燉牛肉、雞肉、羊排肉、紅燒肉、八寶米飯。同時,在輔之米飯、花卷、小油香等。
“碗菜”相對于“十三花”比較簡單,每人一碗。碗菜一般都由牛肉片、蘿卜條、粉條等組合而成。雖然簡簡單單的一碗“碗菜”,但它的內涵不簡單。同樣也有果盤、花卷、小油香。它也已經成為回族群眾生活的一部分。
張家川回族群眾吃“筵席”的文化永遠不會消失,這一傳統文化仍會延續流傳。
附:《秋》
秋風吹拂,秋云輕飄。
秋田豐收,秋糧彎腰。
秋果紅紅,枝頭含笑。
秋花艷艷,秋水歡跳。
秋樹霜染,秋葉紅了。
秋色天地,秋韻美好。
國慶節到,紅旗展飄。
祝各位朋友國慶節快樂。!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