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傳統藝術 > 傳統工藝

一針穿起千年傳承 一線繡出隴原文化——記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香包刺繡民俗文化產業帶頭人任艷艷

時間:2022-10-20 09:16:2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訊 為進一步倡樹文明新風、弘揚傳統美德,深入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即日起,視聽開邊微信公眾號將結合“曬房子·比美德”活動開展陸續刊發一批身邊好人、文明家庭典型事跡,樹榜樣、立標桿、揚正氣。

今天講一講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香包刺繡民俗文化產業帶頭人任艷艷的典型事跡:

任艷艷,女,漢族,1982年8月生,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開邊鎮解放村人,大專學歷,高級刺繡藝術師,現任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是鎮原縣香包刺繡民俗文化產業帶頭人,慶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慶陽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鎮原縣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她堅守初心,排除萬難一心學習隴繡;她熱心公益,時刻不忘幫助困難群體;她潛心鉆研,非遺文化得以傳承發揚;她響應號召,東西協作創造更多價值。她先后被評為鎮原縣十大公益青年、優秀抗疫青年志愿者、杰岀青年,慶陽市優秀婦聯執委、身邊好人,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最美家庭等。

堅守初心

“刺繡之路”開花結果

她從小就對隴繡有著特殊情感,堅定信念學習實踐,從不輕言放棄,創業之路雖坎坷艱辛,但終于取得成功。隴繡在鎮原大地上有著千年歷史,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黃土地上的鎮原人民,勤勞純樸,積極向上。她自幼隨奶奶、母親學習隴原地方刺繡技藝,小學三年級時就能獨立完成手工縫制品!靶r候看奶奶穿針引線的樣子,再看看那精美的圖案,就總想偷偷學做幾針!本枚弥,她和刺繡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有時她把做好的針線活拿給奶奶看,奶奶雖然調侃說:“猴女子學這干啥,費眼睛,又費腦子……”但又耐心地給她指點。家人的認可和指導讓“隴繡”這顆種子在她心中不斷生根發芽。

16歲時,母親因病去世,讓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澳莻時候,就想著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學習一個手藝也好賺錢,減輕家里負擔!彼f。后來她選擇了隴東學院服裝專業,她潛心學習,省吃儉用,并將節省下來的錢全部用于學習更專業的隴繡技術。學校畢業后,為了維持生計,她先后開過制衣店、成衣店,并嘗試將自己的隴繡手藝融入服裝設計中。2005年,她攜自己創作的100多件手工刺繡作品第一次“亮相”慶陽香包節,很快便銷售一空,收入3000多元,這件事更堅定了她的“刺繡之路”。經過不斷嘗試和積累,2017年,她終于注冊成立了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所創作的作品遠銷上海、西安、天津、廣州、蘭州、浙江、臺灣等地,年銷售額達200多萬元。

20353d0bedbf419f9e1e99477f18002c_noop.png

奉獻愛心

“公益之路”持續接力

她不僅有一顆拼搏上進的事業心,還有一腔善良友愛的胸懷,開展免費手工培訓、慰問困難婦女、兒童和老人,捐獻防疫物資等,時刻不忘助力公益事業。她明白,自身的創業過程離不開家鄉婦女的大力支持,所以創業成功后,她還不忘幫助家鄉姐妹們。她積極奔走,先后到全縣19個鄉鎮免費舉辦手工刺繡培訓,采用理論講解和現場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從刺繡的類別、特點、基本針法,圖案的構思,刺繡產業的前景和效益等方面進行通俗易懂且耐心細致的講解,手把手地示范指導,使學員們認真學習領會刺繡技藝。她說:“我一直堅持公益培訓人才,想把自己的手藝免費傳承給家鄉的姐妹們,讓她們盡可能掌握這項就業技能,也想要更多的人將這門手藝不斷傳承下去。

”她在培訓中挖掘刺繡人才并重點培養,與培訓合格且有意愿從事巧手行業的婦女姐妹們簽訂長期用工合同,讓她們通過完成訂單產品,實現足不出戶創造收入,使300多名貧困婦女和留守婦女利用農閑之余實現個人年均創收5000余元。除此之外,她還是鎮原縣巾幗志愿者,定期給留守兒童送去書包文具,帶領熱心公益的員工慰問平泉鎮敬老院60余名老人,給他們送去糖果、點心和香包等新年禮物,并義務為老人們理發、修理指甲、打掃衛生;她還在武漢疫情期間為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寄去價值5000多元的防疫香囊產品,在寒冷的冬天為郭原鄉王咀村疫情防控卡點工作人員送去防疫香包和味道鮮美的餃子,向開邊鎮人民政府捐贈防疫物資……像這樣的愛心奉獻不勝枚舉,她堅持以大愛感染他人,以真情回饋社會。

獨具匠心

“非遺之路”活態傳承

她堅持學習非遺技藝,提升隴繡水平,努力形成可隨時隨地開展的、可移動的非遺文化,使非遺文化得以不斷傳承發揚。她堅持遍訪鎮原的刺繡老藝人,學習民間遺存下來的精湛刺繡絕活,不僅將老藝人們的親切話語密密麻麻地記在了本子上,更是將她們的一字一句印刻在心里,她感恩她們的傾囊相授,更覺自身使命重大。她潛心鉆研,不斷請教,創作的刺繡作品“四季花鳥屏”被第十五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暨第二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評為剌繡類金獎,“絲路故事”榮獲第五屆中國慶陽端午節香包民俗文化節刺繡銅獎,“圖騰記憶”在中國慶陽農耕文化節民俗文化產品展中榮獲香包刺繡類銀獎等。作品《梅花迎春》、《如此多嬌》、《報春圖》、《九鯉魚》等刺繡作品分別被國際、國內友人收藏。

她跑遍了鎮原所有鄉鎮,拜訪刺繡達人能手,一遍遍勸說動員,加強專業培訓,終于組成了26名專職刺繡婦女參與的工作團隊,她帶領團隊奔赴各個鄉鎮開展隴繡培訓,引導貧困婦女和留守婦女認識傳承非遺技藝的重要意義,鼓勵她們從零開始大膽學習非遺技藝。她開設非遺手藝培訓班60多期,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培訓活動40多次,直接培訓學員10000多人。隨著更多婦女的積極主動加入,非遺技藝也在不斷傳承發展。她常說:“我們的隴繡是鎮原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我們這個群體走到哪,這門技藝就發展到哪,它是行走的、活態的,我們一邊不斷將隴繡這門技藝和鎮原文化傳承發揚,一邊不斷以我們的方式創造文化價值和自身價值!

向民間老藝人

請教隴繡

非遺文化進校園

刺繡作品

攜作品參加第二十六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

堅定信心

“協作之路”越走越寬

家鄉解放村今年被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也是天津市靜海區對口幫扶的重點村之一,她積極響應東西部協作助力鄉村振興號召,創辦扶貧車間,生產特色產品,加強兩地文化交流,努力實現合作共贏。在東西部協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她在開邊鎮等4個鄉鎮積極創辦扶貧車間,使更多的貧困婦女和留守婦女實現了在家門口靈活就業和脫貧致富。她將天津研發的防疫中藥秘方和扶貧車間生產的特色香包、保健枕等產品創新結合,生產出防疫香包、防疫枕等產品,被各地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和群眾普遍接受。

2021年,天津為鎮原設消費扶貧展館,她借此契機將生產的特色文化產品授權天津方面,鎮原的香包、刺繡、手工編織等特色產品在天津不斷更新展出,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愛和稱贊,當年收入近6萬元。2022年,她在東西部協作建設的解放村村史館設非遺產品展覽室,向當地群眾和游客展現鎮原特色文化產品。她親自設計“天津解放橋-天津甘肅商會”和“蘭州中山橋-天津甘肅商會”等愛心橋梁刺繡產品,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激。如今,家鄉的發展日新月異,她也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国产在线看|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成人|在线亚洲专区中文字幕|成年a级毛片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