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武侯祠民俗文化初探——作者:王 鈺
中國甘肅在線訊 祁山,是三國蜀漢諸葛亮統帥大軍,揮師北伐曹魏的扎營之地。
古往今來,人們將諸葛亮與祁山相提并論,因而名聲大噪。祁山武侯祠多少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題詩立碑,寄托情思,庶民百姓,焚香祈佑,加上民間傳說、戲劇的渲染和民間祭祀的風俗習慣,使諸葛亮完全成為“神”的化身,祁山成為拜渴、崇念諸葛亮的歷史旅游名地。由此,便逐漸產生了“祁山文化”,筆者拙筆陋文,僅擇其中六條敬望大方賜教。
一、祁山武侯祠的地理位置與三國遺址文化
祁山武侯祠修建在祁山堡,位于天甘肅水市秦城區天水鄉三十多華里,一九八五年前屬于天水市轄區,現為隴南地區禮縣城東的祁山鄉。
《水經注》載:“祁山在山番 家山之西七十里許,山上有城,極為嚴固,昔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
祁山堡為西、禮二縣公路上的寬闊平川上突起的一座孤峰,座落在西漢水北岸,高數十丈,周圍如削,高峻奇拔。堡城倚自然孤峰之險而建,只西面有門可入城堡,再沿盤折小徑,迂迴曲轉上至巔。山上平地3000平方米,其下懸崖絕壁,峭峙孤險。
祁山武侯祠相傳始建于南北朝,歷代各有重修,但因歷經滄桑,屢遭涂炭。今所存殿宇多系清代、民國時期所建。
武侯祠紅墻素瓦,隱落在綠樹中,殿宇為三間硬山頂神廳,內塑高大孔明像,手執羽扇,端坐正視,儀態自若,栩栩如生。兩側為諸葛亮的文武部將,神采奕奕,威武雄壯。左右月牙門而入是“關公殿”和佛殿院落。
殿宇堂皇,香煙裊繞。如遇陰雨天,祁山若隱若現,十分壯觀,素稱:“祁山暮雨”。
登巔極目遠矚,三國遺跡隨處可見:西見長道故縣;南眺“圈馬溝”,相傳是蜀漢騎兵圈過馬之地,現為祁山鄉河臺村的棗陽溝,西南鳳凰山的“川口”,據說是蜀兵出祁山的出入之處,西漢水河道中有一塊大石,相傳是諸葛亮踏石上馬之石。北望諸葛亮的“點將臺”(現稱泰山廟),藏兵灣(蜀兵扎過近之地),“祁山九寨”(蜀兵堆土撒灰偽作軍糧,嚇退司馬兵的土堆),東覽天水關。古戰場每一遺址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構成了一幅幅三國古文化熱,人們在這里挖掘,整理祁山文化的歷史遺產。
二、祁山武侯祠的謁拜題詩文化
諸葛亮是一位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千百年來,人們憑吊、懷念他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進取精神,尤其文人學仕生前在武侯祠寫下了大量的題詩,成為后人受益不完的文化資源和精神食糧。收集、整理這一首首詩文恰似一幅幅歷史畫卷,對宣傳、認識這塊歷史名地更有一個深的印象和較完整的概念。
明代禮縣知縣李得所立的詩碑詩云:“斜日沉沉古廟幽,武侯煙祀幾千秋……扇羽巾綸風度殊,胸中兵甲邁孫吳;三分寶鼎明天道,二表出師為主孤。星殞當年雖負憾,忠留千載有余模;祁山凜凜存生氣,報德何以祀蜀都?”他認為諸葛亮的功績與祁山息息相關,最后的反問句使人深思不窮。明代的進士王教更是充滿著真摯的癡愛,幾乎是凄哀惋,纏綿情真。他曰:“漢壁空山,茫茫倚夕睡,文章回草木,劍戟厲風云,炎祚終難復,斯人亦已勤,出師單二表,涕泣至今聞!蔽覀冊倏疵髂┯泛魃圃唬骸芭P花扶漢室,躍馬扼秦原,星落干戈死,山空云鳥存,昏鴉啼古樹,秋水咽荒村,愁讀出師表,凄凄傷我魂!币浴盎桫f哭古樹,秋水咽荒村”的感情色彩道出他的心聲,傷了他的魂魄,更令人凄哀,“愁讀出師表”,提出了一個人生哲理。
清代聞名的詩人宋惋:“丞相當年六出師,空山伏臘有遺詞,三分帝業瞻鳥歸,二表臣心躍馬時,風起還疑揮白羽,霞明猶似見朱旗,一從龍臥今千載,魏闕吳宮幾黍禽!鼻暹M士劉云藹在評價諸葛亮的功績時曰:“漢祚安危事甚岐,志吞北魏幾屯師,兩番后漢宗臣表,六出先聲大將旗,五丈原頭胸臆遠,八門陣外馬牛奇,中州定鼎空籌策,魚水蕭條盡卒時!彼衷唬骸岸菲饛R的仄經幽,祠從星殞肅春秋,頓營苦抱吟中 ,戰壘圖空海外州,邊月煌煌思漢業,陳云漠漠想龍游,破鐘野廟香煙里,聲震泰山第一流!
祁山武侯祠雖然處在偏僻的“破鐘野廟”里,可祁山的名聲與聲震的泰山何不相提并論呢?說明他對祁山充滿著一定的感情。西和縣的退休教師寧文舉也撰文曰:“廟貌軒昂山青水秀鎮秦龍,尊容儒雅入相出將安漢蜀,登高覽勝隴上風云流鐵馬,臨涯懷古渭濱軍壘走木牛!
祁山武侯祠的謁拜詩文因篇幅問題,暫不多舉,但還有相當部分被遺失,挖掘整理這方面遺產也是一大豐富的內容。
三、祁山武侯祠的楹聯文化
楹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祁山武侯祠的楹聯用了許多數字,對仗工整,排列整齊,使聯句簡而言之地細致生動,久志不忘,從各個側面歌頌了諸葛亮的功績。如:“三顧運籌天下計;六出報效老臣心!薄巴泄驴帻埑季瞎M瘁師出六;鐵時真俊杰和吳敬魏鼎三分!薄皩⑷〝[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49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四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木水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鄙下搹囊恢潦杂帽,既無遺漏也無重復,上下聯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嘔心瀝血,死而后己的精神,確實趣味無窮。
四、祁山武侯祠的宗教風俗與戲劇文化
諸葛亮不是宗教人物,但在民間道教中名氣頗大,天水在近代民間道教所祀奉的諸神中也有他的掛像,說他是“仰觀星光以識天象,俯察地理可知人世”的神人,“還說他能夠呼風喚雨,法力無邊,這大概來源于《三國演義》中的“孔明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在計”、“孔明裝神隴上割麥”等神奇的故事,的確,諸葛亮在羅貫中的筆下,簡直是被神化了。
諸葛亮在唐代被昭宗封為武靈王,元代英宗封為威烈武顯靈仁濟王,王封天樞上相諸葛亮真君,后世稱為諸葛武侯,也稱武侯先師。
由于歷代帝王的加封,民間的敬仰,諸葛亮的確成為“神”。祁山武侯祠作為祭祀神地,為歌功頌德他的成績也就在這里為神許愿唱戲,產生了一些戲劇文化。每逢七月二十三日,是諸葛亮誕生之日,當地民間舉行盛大廟會,殺豬宰羊,香火旺盛。民間之祭祀活動,十分隆重,禮儀形式有序不紊,如:“祭祀那天,殺豬宰羊后,先是在神像前供桌獻生血,然后由司儀主持,念祭文,擺獻飯,在鑼鼓、鎖吶、鞭炮齊鳴中,一道道菜由人頭頂著上大供。
祭祀完畢,正常的會戲開始,一唱就是幾天幾夜。
廟會上,民間百姓曾祈求庇佑有愿心,有的來時抱雞還愿,廟會人數最多,神廳、大院擁擠不堪,善男信女幾乎無法下跪。
唱戲也是廟會的一項主要內容。正常的廟會唱戲每年一次,每次唱三天天夜。
在祁山一帶,如果每一村、每一鎮蓋起了新舞臺,當地百姓先要打臺,打臺之前請各路諸神坐臺,諸葛神作為地方的“方神”,牌位由一位有威望的長者雙手供捧,從祁山堡武侯祠接神,嗩吶引路,緩緩行走,將神位請到神臺,沿途百姓擺香案跪叩迎接。
打臺唱戲由此拉開帷幕,打臺、也叫鎮臺,打臺后,會戲就開始,從此舞臺便長期使用。會戲除在武侯祠處唱外,還有不管哪村、哪鎮的會戲先是接神,請神看戲,會后又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送神到祠堂里。
祁山的會戲,三國戲最甚,有天水、隴南秦劇團和祁山一帶百姓自編的秦腔《六出祁山》、《智收姜維》、《木門道》、《失街亭》、《諸葛裝神》、《空城計》、《隴上割麥》等,如果是求雨戲有《草船借箭》、《借東風》等,如果是正常的會戲有《秋風五丈原》、《祭靈》、《祭燈》、《葫蘆峪》(近年有人將葫蘆峪的地名在戲中改為天水葫蘆河),《諸葛出師》、《戰北原》、《伐魏》、《出關斬將》等,有些戲劇內容經過作者再加工、創造,更加豐富,影響極大,諸葛亮的名聲、形象更加高大豐滿。1996年10月,全國第九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在天水召開時,天水秦劇團趕排了《武侯春秋》。
但有些戲劇在祁山一帶是忌諱,如:祁山武侯祠建有“關公祠”,就不能唱《夜走麥城》、《軒魏延》等。
五、祁山武侯祠的民間傳說文化
歷史唯物主義者認為,宗教是支配著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是人間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形式。
在祁山,諸葛亮作為民間宗教中的“神”,“神”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庇祐”的一方平安作用,從而促進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據傳,民國十八年,天大旱,饑荒嚴重危脅百姓的生命,百姓來武侯祠求雨,三天后,有一老者夢見孔明手執羽扇托夢說:“在祠堡下挖出一蘆根,斬斷用瓶盛水即可下雨!钡诙,求雨的人們果真挖出一小碗口大的粗蘆根,脆嫩的蘆根水一滴一滴淌進了瓶里,將滴了多半瓶水的瓶放在諸葛神像前祈禱時,忽然天空烏云密布,一會一場大雨淋了整一個時辰,雨后天晴,人們發現只一方土地下了雨,滋潤了五谷的生長。
民間又傳:有一小偷偷了別家的東西,主人上山求祈,不幾天,小偷將東西拿來,向主人道了歉,并說:“偷了你家的東西,這幾天不由心跳的厲害,不由自主給你拿來了!
武侯祠的何道士給筆者講:“一九九二年他來這里修道的那天晚上,夢見兵將如林,從這院內出進,有一老者與他還對了話,給他說:他是來求援的!毙押笠簧砝浜,點亮燈,在神像前上香點蠟,可連敲三下鼓未響。第二天,何道士下山,祁山鄉一些村民們說作晚看見祁山堡滿天光亮通紅,鼓聲隆隆,以為何道士給人做道場,何道士越感奇怪。一會,傳來方圓有名望的中醫先生逝世,正驗了何道士之夢。
傳說是美麗、動人的,但傳說只不過是傳說,祁山武侯祠的傳說故事又構成了祁山文化的一大內容。
六、祁山武侯祠的的簽簿文化
在道教和民間卜算中,諸葛亮神數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至今仍有一部《諸葛神數秘》本在民間流傳。但祁山武侯祠的占卜是以搖簽的方法可查薄問事。
簽簿,雖是民間迷信的一種活動,道教以這種方法為溝通神意之術。認為人的行屬結果,是神靈和上蒼的賦予,求的簽是神靈的啟示或告誡。人們應根據神靈的啟示或告誡超吉避兇,造福遠禍。求簽的人們認為神靈是萬能的,它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只要虔誠篤信,就一定能夠得到它的幫助,隨著求簽者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搖簽已是道教所從事的道術活動作為一項主要內容,民間流行甚廣,天水道教廟宇差不多都有這種簽簿。
祁山武侯祠的簽簿共一百箋,編寫大約是在明末清初,筆者認為:它凝結了知識分子的思想結晶,是文學、哲學、心理學等智慧的化身,每一箋就是一個古典故事,用四句話高度概括求簽者的心理活動,頗具匠心,朗朗上口,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從簽語的意思可解釋一些求簽者的心理狀態,或者說根據用一些含混不清,模棱兩可的簽語去穿鑿附會,半精半斷地給來搖簽者下斷論。有人說這是一種無稽之談,一點根據也沒有,或者說是一種文字游戲,對那些篤誠為信的人是一種精神安慰,但也有說這是一門哲學,用辯證法進行一種預測推斷。
如:第四十三箋,“劉玄德黃鶴樓處宴”曰:“一紙官書火催,扁舟速下浪如雷,雖然目下多驚險,保汝平安去復回!鼻蟠撕炚咝膽B如果是尋找親人出外來歸,可解釋為:“目前可能有書信信息,雖然目下有驚險,但有神靈的庇佑,來往平安,行人可歸,放心等待,吉星高照。據道士講,曾有一八旬老者,快四十歲得一子,前幾個月從家出走到新疆打工,音信未獲,心急如焚,來求之,可釋曰:目下看來雖是優勢不足,對己不利,但終究訟必勝。若是求問婚事,釋曰:眼下雖有些麻煩,但婚可求。若是求病愈之可釋“病不兇”等。
又如:第五箋“呂蒙正守困”曰:“子有三般不自由,門庭蕭索冷如秋。若成牛鼠交成曰,萬事回春不用愁!贝斯{圣意為:求“財祿耗”,求“趕考”功名遲,求官司“訟和吉,”求“病可醫愈,”求婚姻可在牛鼠年可成,或屬牛鼠之相成配。此簽宋朝大文學家、哲學家蘇東坡的觀點解曰:“榮枯有時,不由人力,時運將享,終于否,日月子丑,凡事皆吉,如木逢春,轉見榮益!毕杀套⒃唬骸笆掠腥缫,當存忍耐心,時來皆順受,福至禍雖侵!
有的箋勸人為誡,息事了結“和為貴”。如第十六箋“王祥臥冰”曰:“官事悠悠難辯明,不如息了且歸耕,傍人煸惑君休信,此事當謀,親弟兄!睋u得此簽,圣意為:求訟“難辯明”,求功“名利無,”求“婚不成”,求“病有崇”,注意預防,求“財莫貪!庇绕洌骸A事未決,且宜縱和,傍人煸惑,平地風波,慎勿輕信,自投羅網,謀之兄弟,誰能奈何?再如:第十五箋:張君瑞 曰:“兩家門戶各相當,不是姻緣莫較量,直待春風好消息,卻調琴瑟向呈房!笔ヒ鉃椋骸扒蠡闉楹稀,求“訟不決”,求“名利遲”,求“音信缺”,求“妊難生”,求經營“防口舌”,求“病不利”。但也不是一承不變,量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質變。
如:求婚姻,兩意未合,且可待時,防憂為慮,謹慎愆非,直待來春,萬事方經!叭舫峭齽,(急于求成)徒勞心懷!备腥苏f祁山武侯祠的簽簿也是一本人生哲學的教科書,勸誡修養,勤苦用功,看輕名利,可履亨通。
如:第十八箋“孟賞君招賢”曰:“智君 指是空花,底事茫茫未有淮,牢把腳跟踏實地,善為善應永無差!敝傅氖牵杭庇谇笫送!白鍪挛闯,空自指 ,且宜緩圖,急則損己,更宜向善,修修良良,轉福為禍,可免多端!钡诙{“嚴子陵登釣臺”曰:“一生事向誰論?十八灘頭說與君,世事縱流水去,功名寶貴等浮云!狈顒袢藗儠嚎伞翱摧p名利,只宜緩圖,時勢從急,自有神扶,凡事退者,終保無憂!钡诙斯{“司馬相如題橋”曰:“公侯將相本無種,好把勤勞契上天,人理盡從天理見,才高豈得困林泉!币笕藗儯骸皹s華寶貴,勤苦得之,目下雖困,后必逢時,切莫自怠。更勉修為,人事既后,天理可容。
”希望“但存平等心,所作皆無慮,若不勤謹修,歡處必生愁!钡谑还{“韓信功勞不久”曰:“今年好事一番新,寶貴榮華聚汝身,誰料報關難料處,到頭獨立轉傷神!鞭q證地勸解人們“命運難亨,亦不如意,吉中有兇,切莫貪求,如若妄動,福消禍頭!蓖瑫r勸官場上,或合伙做生意的人們要:“做事須宜慎,人心隔肚皮,用心防異險,百事和相宜。
”在第四十四箋中的“王莽篡位”曰:“萬事皆從忙里錯,但見心地細量,若能謹守無他望,可保終身大吉冒!睂τ谀切┩诳招乃,用盡機關的人,不僅難保和平,而且還反害自身,或者有“困果報應”之說,才有此結果。如:第十七箋“石崇被難”曰:“田園價貫好商量,事到公庭彼此傷,縱使機關圖得勝,定為后世子孫殃!
祁山武侯祠簽簿如一卷典型的萬花筒,使人愛不釋手,這里不一一列舉。
祁山,是絲綢古道上一顆璀燦的明珠。一九九二年,甘肅隴南地區舉辦了“首屆祁山文化藝術節”,時隔三年一次,形成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挖掘、整理祁山文化,進一步弘揚諸葛亮的進取精神實在是一項很有價值的事業,我們應發揚光大。
原載《天水報》1995年8月
作者簡介:
王 鈺,筆名: 覆盆子,天水市人,出版《筆走大墻內外》《25號監舍》《上磨的時光》《難忘的歲月》等多部著作,發表多篇文史論文,散文、格律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